□记者钟雅欢 通讯员李林烜 廖淇
每天清晨,在龙南市的街头巷尾,环卫工人李水仙身着橙色工作服,手持大扫帚,动作娴熟地清扫路面。这位朴实的劳动者不仅让城市变得干净美丽,也用心传递出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温度,用点滴善举构筑起社会的诚信底色。
一个炎热的上午,李水仙像往常一样专心致志地清扫街道。她的目光无意间被路边的一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吸引。她好奇地走过去,打开一看,里面竟然装着两本房产证、两本户口本和部分现金。李水仙心想:“这么多钱,失主肯定很着急。”于是,她在原地等待了数小时,但失主迟迟没有出现。
即便如此,也没有浇灭李水仙找到失主的决心,她先将文件袋妥善保管,回家寻求家人帮助。在她儿子的协助下,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失物招领的信息。很快,失主就找上门来。核实身份后,李水仙如约将钱财完整归还。面对失主硬塞的酬谢金,李水仙毫不犹豫地婉拒道:“这只是一件小事,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。”
多年来,李水仙拾得大大小小的财物不计其数,但她丝毫不为之所动,均交还失主或交由公司,用实际行动诠释诚信之美。记者了解到,李水仙还帮助老人回家。当时,她推着清洁车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,注意到路边坐着一位老人,目光茫然,口中念念有词。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,走上前去询问。但老人言语含糊,无法清晰表达。李水仙并未因此放弃。她细心地观察着老人,发现老人的衣服上缝有一个电话号码。她立即拨通了这个号码,电话那头传来了老人子女焦急的声音。原来,老人因不适应城市生活,想要返回乡下,却不幸迷路。
得知这一情况后,李水仙为老人购买了车票,并搀扶老人登上了回家的班车。在老人上车前,她还细心地联系了对方家人,确保他们能在车站迎接老人。事后当老人的子女再三感谢李水仙,她却只笑以报之,表示这只是她应该做的。
李水仙的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,展现了基层劳动者的精神风貌,也收获了双向奔赴的人间情暖。她曾经帮忙送回家的学生,每周放假都会将学校发的牛奶给她;她曾经帮助路边商家清扫门口垃圾,商家总会热情地招呼进店休憩喝茶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和回应,却如同点点繁星,照亮了彼此的生活,成为了新时代最美的风景。